8月30日,據“上海漢虹”官微消息,近日上海漢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在拉晶實驗室中,使用自行研發制造的碳化硅長晶爐成功拉制出高品質8英寸碳化硅晶體。
此晶體具備優良的均勻性和低缺陷密度,直徑達到200毫米標準,電阻率和晶向均符合高端應用要求。本次采用的碳化硅長晶爐,采用上進料方式,完全自動化控制,而且通過熱場旋轉及熱場工藝穩定性設計,能夠有效調整徑向和軸向溫度梯度,確保晶體生長過程中溫度的均勻性和穩定性。
碳化硅晶體生長方法與影響參數
SiC單晶生長方法有物理氣相傳輸法(PVT法) 、液相法(LPE法)、高溫化學氣相沉積法(HTCVD法)等(詳細方法介紹可以點擊碳化硅單晶生長發展淺析)。其中PVT法技術成熟度最高,也是目前碳化硅產業化普遍采用的方法。
PVT法碳化硅長晶設備有兩種加熱方式,即感應加熱法和電阻加熱法。
感應加熱法是目前國內外生長SiC晶體的主流工藝,其原理是使石墨坩堝產生渦流發熱,給包括坩堝在內的整個熱場加熱,坩堝是溫度最高的部件。
電阻加熱法是未來生長大尺寸SiC晶體的主流工藝,它將石墨發熱體通電產生熱量,給包括坩堝在內的整個熱場加熱,石墨發熱體是溫度最高的部件。
SiC晶錠的生長條件極其苛刻,需要控制許多工藝參數,如C/Si比、生長速率、溫度梯度、氣壓等,以避免出現諸如晶體堆垛層錯、微管、位錯包裹體等缺陷。
碳化硅晶體生長的溫度很高,通常在2200℃左右。加熱體通過電流產生熱量以熱輻射的形式傳至坩堝外壁,坩堝又分別通過熱傳導和熱輻射的形式將熱量傳至原料和晶體,坩堝內部的溫度梯度控制起來非常困難。
碳化硅單晶品質跟溫場的分布直接相關,溫度及溫度梯度直接決定了腔室內氣體組分的密度和傳輸方向,并影響SiC的生長形態和生長速率。
8英寸SiC晶體生長的關鍵技術
8英寸碳化硅量產的最基礎條件就是籽晶處理工藝,籽晶處理工藝分為兩種:籽晶粘接工藝和籽晶懸掛工藝。
籽晶粘接工藝籽晶處理工藝復雜、籽晶帶來的應力大、固定資產投資大、籽晶處理成本高、邊緣多晶相對更容易控制;籽晶懸掛工藝籽晶處理工藝簡單,更加可控、籽晶帶來的應力小、固定資產投資小、籽晶處理成本低、但是邊緣多晶更難控制。
兩種籽晶處理工藝各有優缺點,對于8英寸碳化硅的晶體生長選用哪種工藝還沒有定論,關鍵還是要看晶體生長的良率。
另外則是要解決晶體的宏觀缺陷與微觀缺陷。
宏觀缺陷包括由于籽晶燒穿、邊緣過冷與過熱、位錯累積,而導致的開裂、多晶、多型等問題。微觀缺陷則有籽晶遺留、硅碳比例、氣流穩定性、位錯累積與演化導致的六方孔洞、位錯,籽晶遺留、硅碳比例(晶體生長前期)問題造成的微管,以及由于硅碳比例、碳粉塵(晶體生長后期)而形成的包裹體等。
目前國內大部分同行的8英寸技術處于解決宏觀缺陷階段,少部分處于解決微觀缺陷階段。另外,相同重量的前提下,接近平面的界面,晶體具有更高的材料利用率、更低的內部應力。電阻法更容易獲得接近平面的晶體生長界面。
來源:上海漢虹、小飯桌
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(艾邦半導體網):一文了解8英寸SiC晶體生長及關鍵技術